招生考试网
学历| 高考 美术高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专升本 中考 会考 外语| 四六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翻译资格 JTEST
资格| 公务员 报关员 银行从业 司法 导游 教师资格 报关 财会| 会计证 经济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务师 资产评估 审计师
工程| 一建 二建 造价师 造价员 咨询师 监理师 安全师 医学|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| 教案 论文 文档
IT类| 计算机等级 计算机软考 职称计算机 高校计算机 推荐-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招聘 军校国防生 自主招生 艺术特长生 招飞
 3773考试网 - 公务员考试 - 公务员面试 - 面试热点 - 山西面试热点 - 正文

9月9日时政热点:抗生素滥用拖垮农村病号

来源:2exam.com 2014-9-15 16:22:44

明明是可治愈的“小病”,却因长期过量服用抗生素,耐药性增加,“小病”最终成为“致死病”、“致贫病”。半月谈记者在辽宁多地调研发现,目前抗生素类药物长期盘踞农村,大量村民耐药性逐年增强,患上常见病却无药可治,已成为基层医疗的待解难题。
  抗生素“占领”卫生所

  在沈阳苏家屯区陈相屯镇丰收村,56岁的村民朱凤清面色蜡黄,有气无力地躺在炕上。患慢性支气管炎及相关呼吸道疾病的她,已连续打点滴治疗近30年。“从前犯病滴3天青霉素就好利索,可现在滴一周也没什么效果。太遭罪,我不想治了,只想等死善终。”

  30年来,朱凤清一直在村卫生所接受抗生素治疗,花的钱越来越多,开的药越来越贵,每次发病却好得越来越慢。近几年,村里和她一同接受治疗的“老病号”,先后已有近十人“无药可治”,最终死亡。

  在丰收村行医40余年的老村医吴德智告诉半月谈记者,村里很多长期吃抗生素的老患者,身体耐药性增加,用药量是过去的几倍以上。“一些老病号患个小病,却得花治大病的钱。一些人治不起,也耗不起,只能躺着等死。”

  随着这些老病号的“小病”变得越来越不好治,很多朱凤清式的病人被迫不断前往上级医疗机构就诊。“家里一个老病号看病,还得搭个壮劳力陪着。”一些村民无奈地说,“家里有个不停打针吃药的老病号,种多少玉米地能够花?”

  目前,抗生素“占领”卫生所已成农村医疗的普遍现象。而村民自己很少能甄别病情类型,常认为抗生素包治百病。在葫芦岛市绥中县网户乡,记者从村医提供的2014年第一季度药品采购单看到,头孢类、青霉素等抗生素药品是其采购重点。昌图县老城镇窑沟村第一卫生室乡医宋延明介绍,自己平时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输液和开药。“村民只认抗生素,我为啥不多进点儿?”

  因为长期不合理用药导致肌体耐药性增加,农村病人的大量时间和金钱被耗费在了诊疗过程中。结核病专家、沈阳市胸科医院主任医师黄东皓介绍,诊疗一个普通结核病人约耗时6个月,花费8000元到1万元,但想治好一例耐药结核病人需耗时几年,医疗费用是普通结核病人的87倍。“这样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只会将农村居民拖入深渊。”

  国内一份权威调查显示,78.5%的农村居民在感冒时会服用抗生素类药物,而德国一项同类研究中,服用抗生素的农村居民仅为10.5%。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副院长赵春杰指出,为了解决抗生素耐药问题,必须不断推出新型广谱抗生素,这使患者在遭遇了高药费之后,还产生了高耐药性。“耐药性越强,也意味着感染率和死亡率越高。”

  村医为生存、农民求便宜、药店乱兜售

  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,很多村医教育背景薄弱,其中不乏赤脚大夫出身。开药不依据诊疗结果,而是按照村民要求,大量开抗生素类药物,成为村医的行医现状。“虽然我知道过量摄入抗生素不好,但没有办法,村民只认这个。如果我不开,他们就会去邻村治病,我就没法生存。”村医高险峰说。

 


  • 上一个文章:
  •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
   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    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@163.com联系.
    最新文章
    推荐文章
  •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


  •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版权申明 | 网站导航 |
    琼ICP备12003406号